財務智商,比較白話的解釋就是駕馭金錢的能力,其中包括對於金融市場、資產、金錢的知識以及各種技術,是一個正規教育裡面非常不重視的領域,畢竟如今的主流教育體系在百年前發展的目標就是把人們訓練成一個一個的工人進入工廠,所以財商確實不會是特別被重視的項目。
財商這個詞,我當年在富爸爸窮爸爸剛提出這個概念的時候,就認識他了,對於定義也還算清晰,但對於怎樣算是擁有一定程度的財商,就真的一知半解,畢竟人對於自己還不擁有的東西,是很難有正確的認識,所以對當時的我來說,所有的東西都是破碎分散的,什麼叫破碎分散的?就是於我而言,投資裡面在談的利率多少多少,跟我自己銀行裡面生活費的利息多少多少,並不是相同的概念;再換句話說,我並不能去簡單地把我從銀行裡面的利息錢,跟整個金融體系的金錢流動連結起來,我只知道我放錢在銀行會有利息,是銀行鼓勵我放錢進去,但我並不知道這個錢是怎麼來的。
當然,這個一方面是因為我本身是工科背景所以認識有限,對於學商管的學生來講,應該會比我早一步認識到這一些知識,但即使是認識的,如果沒有早一點意識到這些專業知識跟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經濟之間有什麼關係,其實也很難去連結再一起。
我有一件印象很深刻的事情,學生時候我曾經聽過某A跟某B借一筆不大不小的錢,大概幾千吧(對學生來講不會太小),然後某B要跟某A收一點點利息,當時的我聽到的感想是覺得好市儈,怎麼朋友之間也要算這一點利息小錢,等到後來自己真的對於投資理財還有金錢的運用有一定的程度的時候,突然想到這件事,我才弄懂:金錢有很高的機會成本的,對於越會利用錢來賺錢的人來講,把能拿來賺錢的錢借給別人收一點點利息,已經是很大的幫忙了。這時候我才驚覺當年的自己跟同學的財商差距有多遠。
你看到這邊,還是覺得學生談利息太市儈嗎?我們再換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一件事情,如果對於借了幾千塊的借款方來講,他連少少的一點利息都不願意付,是不是代表馬上拿到這筆錢對他的價值不到幾百塊呢?那這種情況你覺得借不借他有差嗎?他其實沒這麼需要那筆錢不是嗎?所以說金錢的機會成本是很好用來判斷是不是有把錢花在刀口上的方式(利息就是最常見的機會成本)。
所以,正確的認識金錢以及他的價值,還有擁有足夠多的知識跟技巧去使用他,就是我認為的財務智商,當你對金錢有正確的認識的時候,其實你反而很可能不會變成貪財的人,不需要認為愛財的人就是貪婪的人,你會很清楚有些東西金錢可以買到、有些東西金錢買不到,也會很清楚怎麼將金錢放到正確的地方來提升你人生的價值,注意人生的價值通常不能用金錢來標價(當然,也許有人認為可以,只要不違背法律及道德我是認為沒什麼問題),
總結以上,我認為提高財務智商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他不太是你拿起幾本書,用功一段時間就能夠掌握的能力,因此我認為越早啟蒙越好,早一點把這個開關打開,那麼你人生前進的一切經驗都會成為你的養分,不斷茁壯財務智商,最終讓自己有機會利用金錢的力量來達成自己的人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