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的地方爸爸,生活單純到可以用一個「忙」字總結。除了花時間在工作、跟老婆小孩一起的家庭活動、偶爾也想讀讀自己喜歡的書、或是跟朋友喝酒聊天。
一天只有24小時扣掉睡覺時間,大概只有17小時可以運用,再扣掉通勤等雜事,可能還有14個小時。週間的工作每天大概要用掉10小時,算一算時間真的很不夠用。
選3哲學的作者,也面臨跟你我一樣的問題,她把人生重要的事情分成以下5項:
- 運動
- 工作
- 家庭
- 朋友
- 睡覺
解方就是:每天從中選3件重要的事。
我第一次看到這個方法,覺得有說跟沒說一樣,我也知道要選重要的事情做阿。但我有個好處,學到新方法就會拿來試試看。
一開始每天選,發現週間真的沒辦法做太多事,選出來幾乎都是「工作」、「睡覺」、「運動」。週末選出來幾乎都是「家庭」、「朋友」、「運動」。「朋友」則是偶爾穿插在週間或週末的幾天。
實際試了之後,我默默的跟作者認錯,這個方法真的簡單又好用!
對我最大幫助就是:認清時間就是這麼多、事情也這麼多。怎麼選出有價值而重要的事情上,有意識的生活、有品質的投入才是最重要的事。再也不會覺得無法兼顧所有事而有罪惡感。
選3哲學的另一個好處,在有新的機會出現時,能很快的判斷是否要把握。例如:承蒙朋友賞識,願意推薦我去念EMBA。一方面覺得自己應該要進修;另一方面又覺得時間不夠做完所有重要的事。
EMBA的課程及活動,大多會在週末發生。運用選3哲學,現階段週末重要的排序是:「家庭」、「朋友」、「運動」。EMBA我歸類在工作上的進修,看來暫時還排不在前3個排序上。
人生有價值的事情很多,在每個年紀也會有不一樣的想法。貪多嚼不爛,有限的時間不可能面面俱到。運用「選3哲學」,讓自己更有邏輯的分配時間到重要的事情上。